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
在中国,从城市到乡村,大家看到的房屋建筑几乎都是方方正正、坐北朝南、左右对称。其实,这是4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和审美。这不,刚刚入选2019年度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的淮阳平粮台城址,可以为我们揭开层层面纱。
平粮台城址位于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大朱庄村西南,是一处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大土台子。关于平粮台的由来,还流传着一个故事:包拯下陈州放粮救灾,把米内筛出的沙土竟堆成了小土丘,为此,当地老百姓称它为“平粮台”。
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、平粮台城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说,从考古学的角度,在4000多年前,这里本身就是一处高地,称为“平粮台”跟后来运河的兴起有关。随着周口附近一带运河沿河两岸经济的发展,从南方运粮北上,途经附近时需要装卸,为预防粮食受潮就堆放在高台上,再通过陆路运输运到周口等其他地方。
走进该城址考古发掘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,整座古城是方方正正的格局,正中间有一条道路贯穿南北,城内布局以这条南北中轴路相隔、规划严整。
“城内面积有3.4万平方米,相当于4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大,古人却能把尺寸拿捏得这么准,建造得如此方正、规矩,说明当时人们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几何知识。”5月6日,曹艳朋说。
目前,国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城址有四五十座,普遍为长方形的建筑格局,比如漯河郝家台遗址、郑州商城遗址等,真正呈正方形的只有平粮台城址。专家认为,平粮台是最早具有实体中轴线的城市,开了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先河,为追溯中国古代城市形制布局的内涵与特征找到新的坐标。
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看来,平粮台城址的中轴线布局将中国“以中为尊”的城市布局理念追溯至距今4000年前,成为中华文明连绵不绝、永续发展的重要见证。
在平粮台古城遗址,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。最新的发掘显示,平粮台古城的排水系统涵盖城内居址日常排水、城墙排涝和城门通道排水。
“单纯从排水管道制作方法以及节节套嵌铺设的技术来说,跟今天没什么差别。”曹艳朋说。正是因为这高度的一致性,说明当时排水管的制作已经是一种标准化生产,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。
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中,排水系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。这种陶水管道技术在平粮台古城最早出现,从商周沿用到秦汉,甚至在汉长安城还可以看到节节相扣的陶质水管。古今相通,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、水资源的管理,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,平粮台古城遗址提供了实例。
著名考古学家、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,平粮台城址入选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实至名归。该城址处于淮河流域,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,这一区域以前的考古工作不多,因而尤为珍贵。
6月9日,淮阳联社鲁台信用社借助“普惠金融一小时”宣传活动,积极营销普惠金融便民产品“普惠通”APP,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。
白楼信用社长期坚持“急群众所急,解群众之忧”,始终将客户所需放在第一位。下一步,白楼信用社全社员工将不懈努力,力争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。
淮阳联社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,一方面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,一方面扎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宣传工作,为本区营造稳健金融环境作出积极贡献。
“三夏”生产期间,淮阳联社坚持立足农村金融主阵地,根据辖内广大群众需求提供各项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,以实际行动助力“三夏”生产,切实践行农信社“服务三农”的经营宗旨。
为贯彻落实省联社“手机号码支付”业务推广工作会议要求,为更好地践行“支付为民”理念,方便广大群众了解“手机号码支付”业务,近期,淮阳联社白楼信用社多措并举开展“手机号码支付”宣传营销活动。
6月5日,淮阳联社召开第二季度安全保卫工作会议,并组织开展相关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活动。
6月3日,淮阳联社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,来自联社机关部室、基层信用社的30余名职工参加此次运动会。
近日,淮阳联社结合当前工作中的实际情况,组织本单位一线职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线上培训活动。
6月2日,淮阳联社组织开展夏季职工篮球友谊赛,来自联社机关部室及全辖多个基层信用社的近20名干部职工参加本次比赛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