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象网周口讯(记者 金江涛 通讯员 肖飞)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……”流传千年的中华蒙学经典《千字文》,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,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。5月11日,在《千字文》作者周兴嗣故里沈丘县,这篇千古奇文承载了沟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新任务,50余名来自本地和宝岛台湾颜真卿书法协会的书法家齐聚一堂,大家相对而坐,挥毫泼墨,以《千字文》为内容,用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,共同创作了一部恢宏的书法作品。
据了解,此次“中国沈丘海峡两岸书法家同书《千字文》活动,是该县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暨释广元长老捐赠书画展的一部分,活动为期4天,包含释广元长老捐赠书画展,海峡两岸书法家交流笔会、两岸书法家同书《千字文》及中原碑林揭牌仪式等活动。
在当天上午举行的捐赠仪式上,释广元长老为沈丘县捐赠书画作品200多幅,作品中不乏刘墉、何绍基、于右任、张大千等古今书画名家真迹。释广元,俗名宋元如,别署竹云斋,一九二八年出生于沈丘县刘湾镇宋阁村,幼承父瑞宇公厩书法。1948年渡台为僧,身为台湾净律寺住持,不仅是海内外知名大德高僧,也是造诣深厚的书画大家。历任佛教研究所教授、世界华僧会名誉会长、台湾书法学会理事长、台湾颜真卿书法学会会长等职。在他的积极推动下,多年来沈丘和台湾文化交流绵延不断,在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、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据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介绍,近年来,在以释广元长老、王颖生、刘庆邦等沈丘籍文化名人的带动下,在沈丘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推进下,沈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丰硕,通过深入挖掘《千字文》文化、“槐文化”底蕴,大力发展本地特色文化品牌,先后投资12亿元,兴建了《千字文》文化广场、中华槐园、玉文化产业园和中原红木文化产业园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狮子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扑蝶舞、两仪拳、青三彩、沙河大鼓等文化品牌得到传承保护,河南查拳、陈氏泥猴、怀安毛刷等7个品牌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档案库,被确定为中国曲艺之乡、中国玉雕文化之乡、河南省民间谜语之乡等荣誉称号,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,也极大地提升了沈丘对外形象。
海峡两岸,同根同源,心灵相通,文化相联。此次两岸书法家以《千字文》为纽带,相约初夏,欢聚沈丘,共同切磋中国书法艺术,不仅增进了两岸书法家的友谊,更将激发两岸同胞同根同宗同源的骨肉感情,为进一步扩大周口、沈丘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(周口新闻热线:15036826188,新闻线索邮箱:zhoukou@hnr.cn。映象网“大象帮办”电话:18003719699)
5月29日,沈丘县总工会党组书记、常务副主席石嵩一行到沈丘县刘庄店镇开展“送三夏”清凉慰问活动。
5月30日,沈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窦巍、局长陈伯友一行到沈丘县刘庄店镇开展“三夏防火”慰问活动。
近日,一面“特殊锦旗”送到沈丘县刘庄店镇政府第三巡察组办公室,这桩事已成了该镇周边村民近期热议的话题。说这面锦旗“特殊”,是因为锦旗的赠送者牛素英今年已有80岁高龄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沈丘县纸店镇纸西村300多盏路灯同时亮起,把昔日寂静的村庄照的如同白昼。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明亮的灯光下散步,拉家常、侃大山,谈笑风生,幸福感满满。
4月19日,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沈丘县纸店镇纸西村300多盏路灯同时亮起,把昔日寂静的村庄照的如同白昼。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明亮的灯光下散步,拉家常、侃大山,谈笑风生,幸福感满满。
“飞防的速度好快啊,15分钟一个驾次,每次能喷洒1000亩,真方便哩!”4月16日上午,在沈丘县纸店镇一块偌大麦田里,一架有人驾驶直升机正在进行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现场群众欢呼声响成一片。
“干部领,群众干,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。清垃圾,挖沟塘,村头村尾大变样……”4月13日,记者在沈丘县纸店镇采访时了解到,该镇把疫情防控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抓细节、重实效,干群联手,携手共建美丽家园。
疫情来势凶猛,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,不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、身先士卒,舍小家顾大家,涌现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。沈丘县槐店镇纪委书记范留胜,在抗“疫”一线上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。
3月9日,沈丘县刘庄店镇召开2019年度表彰大会,对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先进个人和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绩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。该镇班子成员、全体镇干部、驻村工作队、各行政村三委班子成员共同参加了会议。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。
“有人摔倒了!”2月25日上午10时许,在沈丘县城区泰安路十字路口附近,一名骑电动车的黑衣男子突然摔倒在地,昏迷休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