映象网周口讯(记者 金江涛 通讯员 肖飞)在沈丘县卞路口乡霍楼行政村,有一位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,将扶贫村当“家”,视贫困户为“家人”,一心为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。他就是沈丘县委组织部驻霍楼行政村第一书记邵俊勇。
邵俊勇为贫困村民送冬日温暖
虽然刚刚31岁,但邵俊勇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驻村帮扶了。早在2017年,他接受组织委派,从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到卞路口乡肖门村成为驻村工作队员。在肖门行政村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先后配合行政村改善村人居环境,把村室旁边的死水坑与河道连接,申报修建村内道路2公里,并依托自身单位县委组织部,为肖门行政村申建了新的村室。邵俊勇低调务实的作风,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。
“两年多的驻村生活,不仅让我对扶贫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,也对农村基础有了深厚而难以割舍的感情。”邵俊勇说,在2019年6月驻村届满后,他主动向县委组织部申请,要求继续驻村帮扶。经组织研究同意后,邵俊勇来到霍楼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。
之前的帮扶经验和年轻人的满满激情,让成为第一书记的邵俊勇斗志昂扬。入村以后,为了迅速摸清情况,他在县里要求每周“五天四夜”驻村的基础上,主动加班走访群众。对已脱贫户和非贫困户中的“边缘户”,对照“1+3”标准,全面普查、逐户核实,综合分析判定是否有返贫风险。排查工作做到户不漏人,人不漏项,项不漏填。对纳入台账管理的“三类人群”,逐户分析致贫原因,制定帮扶计划,列出帮扶措施。对“三类人群”中未脱贫户、有返贫风险户,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帮扶计划,由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进行帮扶。
“发展村级产业是户脱贫村出列的根本出路。”邵俊勇将目光转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上来。据了解,霍楼村西洼废旧坑塘近二十亩,由于多年没有利用,水质污染严重,蚊蝇滋生,严重影响着村民的身心健康。
为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,增加村集体收入,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和行政村借助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利时机,决定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,动用人力物力,对废旧坑塘集中进行清淤改造,清理后的坑塘公开竞标承租给群众,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。12月24日,可以看到已经清理完成的坑塘干净整洁,一池清水波光荡漾,静静的等待即将“入住”的鱼苗们……
邵俊勇与温室大棚劳作的村民进行交流探讨
坑塘旁边,160个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。这是邵俊勇入村以后,实施“筑巢引凤”计划的成果。“我们通过霍楼行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余亩,利用租金及人工费用较低的优势,从郑州吸引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回村发展。”邵俊勇介绍,群众们一边收租金,一边务工挣钱,160棚的小青菜再有一个月就能上市,不仅在霍楼行政村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,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,还带动30多名贫困人员增收,对实现乡村振兴,带来新的血液和发展。
身为一名组织干部,邵俊勇深深的知道,要想村子永续发展,一个好的基层支部堡垒是必要因素。为此,他在抓扶贫、促发展的同时,时刻不忘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。“我们定期组织全体党员,通过诵读党章、学习党规党情等,做好‘两学一做’的工作,以此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信心。”邵俊勇说,霍楼村结合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学习教育活动,将脱贫攻坚工作融入党课内容,在全村党员干部中认真组织开展“五个认真查改”( 查理想信念,查纪律规矩,查宗旨意识,查精神状态,查道德品行)活动,以“学”促“查”,以“查”促“改”,弘扬正气,重聚人心,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,重点查、坚决改。同时,充分运用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对村内重大问题进行决议。
如今的霍楼,正在党建的引领下,朝着富裕、文明、美丽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,而邵俊勇,也在三年多的时间里,将青春和汗水都倾注在农村这片贫困的土地上,在农村扎根、开花结果,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,收获着别样的精彩。
(映象网周口新闻热线:15036826188,投稿邮箱:zhoukou@hnr.cn。映象网“大象陪办”电话:180 0371 96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