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原创 > 正文

周口有故事:留住乡愁 弘扬周家口农耕文化

2020-12-08 16:34:38  来源:映象网

映象网讯(记者 金江涛 见习记者 丁阳光)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,每座城都有自己的“小城故事”。周口,古称“周家口”,沙河、颍河、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地。周口每一个街头巷尾,都蕴藏着“周家口”历史过往的点点滴滴。

周口,不单单是羲皇故都、老子故里,还有很多精彩纷呈的“周口故事”,背后更蕴含着人文历史、风土人情等方面的“周口元素”。那么,周口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城市,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?记者探寻过往的历史烟云,穿过周口的大街小巷,希冀用笔锋描绘、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“周家口”。

牛是劳动生产力 来源:韩九

耕田而食 “一头牛”见证豫东大地的农耕文化

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……”先秦民谣《击壤歌》将农耕文明的乐趣描述的很自在: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,开凿井泉就有水饮,耕种田地就有饭吃。歌中“帝力于我何有哉!”甚至表达了不去羡慕“帝王权力”的思想,这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写照,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。

自古以来,中国人的勤劳朴实是闻名于世的,在土地上更承载了太多感情。人类餐桌上的一切都源于土地、源于耕作。周口作为豫东大地的“粮仓”,更源于农耕文化,农耕文明的标志性劳动力之一就是耕牛,而“牛”则见证了周口的农耕盛事。

耕牛拉磨劳作

牛是耕稼之本、衣食之本,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,牛能独立完成耕地、整地、播种等生产环节,所以牛自古就受到官府百姓的重视,牛的图案作为传统吉祥图案得到了大量使用,华夏出土的青铜器、陶瓷等诸多文物都出现了牛纹装饰图案。

《说文》:牛,语求切。大牲也。牛,件也。件,事理也。象角头三、封尾之形。牛作为古人早期驯化的大型牲畜,为人类的生活贡献肉奶皮革,更是农田耕种的好帮手。为了表示对天地神灵祭祀的诚意,有“牛”作为祭祀牺牲被称为“太牢”,无“牛”则是“少牢”。“牛”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。

周口这个三川汇聚之地与牛“结缘”更深,北岸“镇河神牛”铁水牛见证了三河两岸的潮起潮落,南岸的“奋进大铁牛”已成为周口人拼搏奋进、积极进取的象征。“牛”更给古老的周家口带来了流传至今的“八景四珍”的美丽传说。

周口“四珍”之一周家口牛肉

老周口“四珍”之一的周家口牛肉早已走入周口的千家万户,成为餐桌上的珍馐美味。百姓在大快朵颐吃牛肉的同时,背后少不了一群在牛肉行业默默耕耘的“牛人”。他们不忘历史传承,带着发扬光大“四珍”的使命,查访老周口三河两岸的牛肉老作坊,遍阅老周口特产美食传记古籍,最终挖掘出“周家口牛肉”百年独传配方及制作工艺,后经多次配方试验,最终找回了周家口牛肉的原始风味,“始出牛肉臻品,重溢千年鼎镬之香。”

农事桑梓 领略豫东农耕文明的特色魅力

上下五千年的农耕文化早已浸入中国人的骨髓和血液。古人男耕女织,讲究琴瑟和鸣,尤其重视农事桑梓,天仙配歌词中的“你耕田来我织布”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。春天用汗水沁润土地,期待秋日的丰收和冬日的温暖富足。

其实,早在河姆渡时期,出土的谷物化石,则说明“农耕”已产生(或许时间更早)。耕作的农具凝聚着汗水与智慧,也解决了农民“以土为生”的温饱问题。豫东农耕文明,也有其特色发展脉络。

周口作为“豫东粮仓”,源远流长。传说炎帝神农初都于陈,教民稼穑,播种五谷,周口淮阳至今有“五谷台”等地。而时庄遗址考古发现了我国最早粮仓仓城,也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“粮仓城邑”,都表明周口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对于研究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。

农耕(民俗)文化馆 来源: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

在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,记者看到了不少古建筑构件、农耕文化器具等老物件。这里收藏和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、石磨棒、石斧、石犁等至近现代的生产生活工具耧、犁、杈、耙等2000余件。

“我们这里有‘农耕之家’、‘农耕体验园’及农耕(民俗)文化馆,主要陈展中原农耕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史、农业技术的进步与革新,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。”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副馆长杜超说道。据其介绍,周口农耕习俗已被列为第五批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为了深入挖掘和弘扬农耕文化,传承中华文明,牢记历史根脉,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开设了农耕(民俗)文化展示馆并多次举办中原农耕文明巡展等活动。

在博物苑内,能近距离目睹农耕器具的传承演变,现场体验、感受农耕文化的亲和力,知晓豫东乃至中原区域农耕水利的兴衰变迁,更能领略豫东农耕文明的特色魅力。

收集各类农耕器具 来源: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

在杜超和馆长杜忠义两人看来,建设博物苑的目的旨在不忘农耕初心、留住历史根脉。虽然很多农具已被机械代替,但前人流传下来的农耕用品,无不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。尤其是现如今农耕嬗变,站在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历史节点上,此举对于如何传承农耕文化、留住农耕记忆、弘扬农耕文明、教育子孙后代,都具有很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,也留住了展现豫东农耕文明的一张“特色名片”。

留住“乡愁” 守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

“朝为田舍郎、暮登天子堂”自古文人用躬耕表示志在千里;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也有一些厌倦了庙堂之高的雅士则回归土地,当起了隐士……自古以来,土是生命的开始,也是落叶归根的所在。从远古一步步走过来的农耕文化是乡村的真正灵魂,春耕、夏种、秋收、冬藏,也是烙印在国人骨子里的“记忆”。

现如今,过去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农耕劳作的人民纷纷涌向大都市,现代化的机械耕作取代人工,新生的孩童沉醉在智能设备的“虚拟世界”忘记了脚下土地的芬芳。

农耕体验园 来源: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

“农耕文化的逐步消逝,体现在传统村落、传统耕种方式、传统技艺等方面消亡。这对我们和后代都是一种遗憾,说不定再过上时间,我们的后代都不知道脚下的土地能长出什么物种,不知道稻米是如何插秧、小麦如何变成面条……”在周口某高等院校教授课程的陈强来看,后人一代代住在钢筋混凝土中,最可怕的是忘记“乡愁”,忘掉大家的“根”。

乡愁是什么?“小时候,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,我在这头,母亲在那头……”诗人余光中的诗句耳熟能详,他被称为“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”,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乡愁就是自己的“根”,是面向未来寄出的一枚“会增值”的邮票。老话讲“落叶归根”,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人们漂泊他乡,“故土”的一切始终是挥之不去的“乡愁”,犹如回味甘甜的美酒,一口饮下去能忆起家乡的美好,千般滋味。

那么如何守护并传承优秀农耕文化,留住“乡愁”呢?杜超、陈强等人建议,沿袭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往往蕴含有趣的风俗和故事,还是要以“文化振兴”为载体,弘扬农耕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,有条件的尽全力保护传统自然村落,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拍照摄影、搭建乡土文化墙、建设农耕实景体验等举措,把这些农耕、民族等乡土文化挖掘、利用、保护起来,这样乡村就有了灵气和魅力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留住“乡愁”!

周口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“豫东粮仓”古来有之,不仅滋润着我们的身体和精神,也给周口发展带来了“文化沃土”。发掘周口农耕文化,让“乡愁”诗意栖居,给周口人一个“看得见绿水 记得住乡愁”的美好未来。

(映象网周口新闻热线:15036826188,投稿邮箱:zhoukou@hnr.cn。映象网“大象陪办”电话:180 0371 9699)

文章关键词:周口有故事,周家口,农耕文化 责编:

相关阅读 换一换

今日热点

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

精品原创

农行周口分行积极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农行周口分行积极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

读图时代

地市直通车

网站简介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2 hnr.cn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